(下篇)非洲猪瘟消毒管理六部曲
04
消毒程序
任何消毒药均需作用一定的时间才能杀死病毒,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物需要30分钟、0.8%氢氧化钠需要30分钟、含2.3%氯的次氯酸盐3分钟、0.3%的福尔马林30分钟。而且很多消毒剂受有机物的干扰,所以必须进行清扫冲洗后再行消毒。
▶清洁 不管消毒什么场所,清洁是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。通过清洁、冲洗、去除污染的有机物,因为大部分消毒药是不能有效穿透有机物,杀灭里面的病原体。物理性除去粪便等排泄物后,再用水浸泡或泡沫清洁剂浸泡,而后使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,必要时可使用热水冲洗。
▶根据不同的场所,选择合适的消毒剂
大门口消毒池可用复合酚或烧碱,或复合戊二醛消毒。
车辆消毒可用复合酚或复方戊二醛溶液喷雾消毒;人员通道消毒可用复方戊二醛溶液或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喷雾消毒。
装猪台消毒 可选用复合酚、烧碱或生石灰。
场地消毒 消毒剂可选用复合酚或复方戊二醛或次氯酸钠或烧碱溶液,每平方米喷洒药液500毫升以上。
猪舍消毒 可选用复合酚、过硫酸氢钾复合物、次氯酸钠、复合戊二醛等。
物品消毒 所有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包括疫苗、药物(外包装完整)、工具等都需要在熏蒸室内熏蒸消毒,常用的是甲醛,或者加热或者配合使用高锰酸钾。也可选用次氯酸钠或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喷雾消毒包装表面。
带猪消毒 可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、复合戊二醛等带猪消毒。
粪尿、排泄物消毒 可选用烧碱或石灰消毒。
人员消毒 猪场人员注意用肥皂水勤洗手,勤换衣服,换洗的衣服最好彻底干燥(烘干或阳光下暴晒)。
干燥 任何病原体都怕干燥,所以消毒结束后需要干燥一定的时间,特别是空舍消毒和车辆消毒时,一定要保证干燥。
消毒剂的用量
05
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
▶消毒药的选择 有的消毒药对非洲猪瘟病毒效果比较差,就不适合用于非洲猪瘟的消毒;有的消毒药生产工艺落后,或配方不合理,就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。
▶消毒剂浓度和用药量 必须按使用说明,有些猪场在消毒时,往往不按规定稀释,导致浓度过低,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消毒药的作用。消毒时,必须将要消毒的表面喷湿,要保证每平方米的用药量在300~500ml,若表面依然干燥,则病原不一定能接触到消毒药。
▶消毒作用时间 要发挥作用,任何消毒药都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,如3分钟、30分钟等。达不到时间,即使浓度再高,也很难达到消毒效果。所以一带而过的消毒是没有任何作用的。
▶作用环境 清洁程度、水质、湿度、酸碱度都可影响消毒剂的作用。
▶温度 大部分消毒药低温无效或效果很差,所以在寒冷季节,需要提高消毒药的温度,或选择低温影响不大的消毒药,但即使溶液的温度提高,但冬天喷雾到地面上的消毒药也很难发挥作用。
06
消毒的常见误区
▶消毒剂的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消毒剂的浓度是根据其性质和消毒对象来确定的,盲目加大,一方面会增加养殖成本;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药物残留对畜禽产生毒副作用。
▶过度依赖消毒一是消毒频率高,二是消毒范围广。猪场总是有消毒的空白期,需要其他方面的生物安全措施补充,才能将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。
▶消毒时温度越高越好 一般消毒剂在消毒时环境温度越高消毒能力越强,所以,大多数养殖场喜欢选择中午消毒。但有些消毒剂在温度高的情况下消毒能力反而减弱,如氯制剂中的二氯海茵、碘制剂中的保洁碘等产品,在高温条件下有效成分会发生分解,消毒力下降,用此类消毒剂消毒应在早晚进行。
▶配伍的消毒剂越多越好 很多养殖户为了达到广谱、彻底的消毒目的,在水中同时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剂,但如果不了解消毒剂的有效成分,往往会出现酸碱混用,产生中和反应,反而会降低效果。另外,在短时间内先后使用酸碱两种消毒剂,也会影响消毒效果。
▶重视消毒过程,轻视消毒结果 很多猪场认为消毒就应该有效,为了消毒而消毒,而不管效果如何。很多猪场不按程序消毒,或消毒不彻底,留下太多的死角。
上一篇:(上篇)非洲猪瘟消毒管理六部曲
下一篇:确定母猪妊娠的方法你选对了吗